近日,一名21岁的德国姑娘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关注。因为这位过去1年里一直在勇敢驳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并为此遭到了大量网络暴力的女孩,居然遭到了一家德国大媒体,以及一家与欧美政府关系紧密的西方智库的联合绞杀。

更为过分的是,这名德国女孩其实曾与那家抹黑她的德国媒体的记者,进行过一番相当坦诚的沟通,因为她认为这些人对中国的偏见只是因为无知,通过沟通或许能改变他们。

这位德国女孩名叫海雯娜(Navina Heyden),自去年3月在境外社交平台“推特”上开设了账号以来,这个从小喜欢中国文化,来过中国,还喜欢看欧洲杯和画漫画的德国姑娘,就一直在“推特”上驳斥着许多西方媒体和势力对于中国的抹黑和歪曲。

比如,在6月22日时,她就曾发帖斥责一些德国媒体对欧洲杯赛场上的中国广告商抹黑进行抹黑的做法,称这反映出了西方一些人对于中国崛起的歇斯底里。

而在之前西方媒体和势力抹黑中国香港和新疆的情况时,她还因为驳斥了这些颠倒黑白的声音,遭到了乱港分子和分子的网络暴力骚扰,甚至她的一些个人信息都被泄露。

但面对这些人身攻击和暴力威胁都没有害怕过的海雯娜,最近却被一家德国大媒体的做法,深深地伤害到了。

从一段知情人士提供给我们的视频来看,这家名叫《世界报》的德国媒体前不久主动找到她,希望了解为何她会对中国这么友好。

虽然海雯娜清楚这些德国媒体对中国都有强烈的偏见,但由于主动接触她的记者表现得十分“友好”,使她认为或许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将她在网上遭到一些分子霸凌的经历公之于众,让这些记者意识到他们之前报道中的错误。于是她便同意了接受采访,并邀请了几个与自己一样对中国的看法与西方媒体存在很大不同的朋友一同加入了进来,与三名该报的记者一起搞了一场视频对话。

同时,海雯娜还对这些记者提出了几个要求,比如任何涉及此次采访的内容都要给她过目后才可以发,并且不得对她和她朋友的发言断章取义,否则她不会授权该报使用。

可让海雯娜震惊的是,在这次采访之后,《世界报》最终刊发出来的内容却根本不是他们这次采访的内容,而是通过“去人性化”的描写,将这位有血有肉的德国小姑娘,抹黑成了一个帮中国政府做“政治宣传,去“渗透和影响”德国的危险分子。

目前,被《世界报》的三名记者的做法深深伤害到的海雯娜,正在准备起诉该报,认为该报及其三名记者的做法侵犯了她的权利以及德国的相关新闻出版规定。

然而,耿直哥从接近她的人士处得知,这个案子目前却并没有德国的律师愿意接手。

另一方面,这起恶劣的事件,也给很多拒绝被西方媒体洗脑,愿意为境外为中国澄清事实的外国民众,敲响了这样一个警钟:即便你们本身是外国人,甚至是西方人,只要你们敢在西方的舆论场上说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真相,你们就会像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被西方媒体立刻“剥夺人性”,然后被妖魔化成一个个没有灵魂的、危险可怕的中国政府的“宣传机器”。

所以,即便他们“友善”地找到你们,你们也得对他们保持十足的警惕,警惕这种伪装下的他们的真实目的和议题,不要以为简单的沟通就能改变他们。

因为,通过知情人士提供给耿直哥的相关视频和文字资料,以及耿直哥自己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情况:这些曾经面带笑容地找到海雯娜,希望采访她的德国记者,其实早就已经决定好了他们要写的文章内容是什么了。而采访海雯娜,只是为了去引诱她进入他们已经布好的局,好进一步去搜集那些可以抹黑海雯娜的“线索”。

比如,在整个采访沟通的视频中,那三个德国记者几乎面无表情,对海雯娜等人指出的德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的问题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只是在按照他们“既定”的“报道方向”,在问她的账号是怎么在2020年3月开通后,很快就得到了那么多关注的。

又比如,6月9日,《世界报》的一名记者突然又给海雯娜发来了一大堆繁琐问题,询问她的推特账号为什么能那么快“出名”等等,并让她在6月11日以内答复。当时,海雯娜的回应是,她正在准备考试,希望对方宽限一下时间。

可《世界报》不仅拒绝了这一合理的要求,而且就在次日(6月10日),一个其实早就与《世界报》在此事上存在合作关系的英国智库“战略对话研究所”(ISD),还直接发布了一篇抹黑海雯娜的文章,称这篇文章是与《世界报》撰写的。

这也更加直观地证明了,采访海雯娜,只是《世界报》的记者在为他们已经基本写好的这篇抹黑她的文章,进行的一次“钓鱼执法”罢了。

另外,虽然海雯娜也准备了一些防备这些记者暗算自己的方案,比如要求他们发稿前必须把采访中涉及自己的内容给自己,不能断章取义自己的话。可《世界报》阴险的记者,却在回信中偷换了概念,称“涉及你的原话部分会给你看”。

而在最终的报道中,《世界报》则干脆把所有海雯娜在此次采访中的原话都省略掉了,改为了间接引语和记者自己的描述。毕竟,这样一来,他们的记者就不用再把文章给海雯娜看了。

总之,一家德国大媒体,以及一个与欧美政府关系紧密的智库,这么两个大型的机构,却用如此卑鄙阴险的手段,去对付这么一位没有任何背景后台的德国女孩,可见这些势力,已经丧心病狂到了什么地步!

当然,海雯娜并不是此事中唯一的受害者,我们许许多多中国网民,以及中国的外交官,也是受害者,也像她一样,遭到了《世界报》和“战略对话研究所”那种“去人性化”的歪曲和抹黑,把只是希望说出真相,只是不希望别人胡乱抹黑自己国家,有血有肉的我们,都统统歪曲成了一个个极权政府的“政治宣传机器”。

这种对中国人带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的“去人性化”乃至“非人化”的抹黑,也是西方媒体在妖魔化中国时最常用的一个套路了。而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破除的一个重要的话语陷阱。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聚力科技创新 深耕细分领域 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中央、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显示:我国生态恢复成效明显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Like this article? Spread the word

Share Share Share Shar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